已申报两型社会试点的湖南、湖北也有多家企业上榜。
去年入秋以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特大干旱,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5~9成,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3~8成,特别是云南、广西和贵州的干旱已持续半年之久,一些地方旱情达到百年一遇,对人民生活、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更加明显,局部地区的强降雨、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显著上升,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渐突出。
四是全面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洪涝灾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必须进一步加快治理步伐,确保江河安澜。加快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确保区内居民的防洪安全,实现洪水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
温家宝总理亲赴广西、云南和贵州重旱区视察旱情,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强调决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水安全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其次,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制度实施前,采用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验区,以点带面地展开。
11日,《成都市低碳发展道路研究》课题组成员、课题组首席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顾问杜受祜等专家为低碳成都的未来画出蓝图,提出了逐步开征包含碳税在内的环境税以及建立成都气候交易所等建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该课题组组长。在研究报告里,专家们建议,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政府则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市场规划,从而保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推进。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成都下一步发展必须追赶的目标。
提到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问题,杜受祜认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未来50年内的一个发展战略目标,而低碳经济应该看做是该目标的一个子目标。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科学院、成都市科学院相关专家共同完成。
专家们表示,成都低碳发展应该看做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牛文元认为,应将行政管理、环境税收(碳税)与碳交易结合起来,形成以价格机制为主,以配额交易、行政管理为辅的低碳组合政策工具。其次,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制度实施前,采用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验区,以点带面地展开。目前国内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相继成立,专家们建议,成都可拟建成都气候交易所。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该课题组组长。提到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问题,杜受祜认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未来50年内的一个发展战略目标,而低碳经济应该看做是该目标的一个子目标。专家们表示,成都低碳发展应该看做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首先,逐步开征包含碳税在内的环境税。
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成都下一步发展必须追赶的目标。11日,《成都市低碳发展道路研究》课题组成员、课题组首席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顾问杜受祜等专家为低碳成都的未来画出蓝图,提出了逐步开征包含碳税在内的环境税以及建立成都气候交易所等建议。
在研究报告里,专家们建议,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政府则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市场规划,从而保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推进。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科学院、成都市科学院相关专家共同完成
当然这会让大量的中介机构或者国际买家获得丰厚的利润。目前,在国内已经掀起高潮的CDM项目也正在国际上遭受权证审批阻碍。对此有专家认为,北京、天津、上海、昆明等城市已经建立起了环境交易所,并且已经逐渐形成市场体系,目前许多二三线城市也在不断抢进环境交易,纷纷设立环境交易所。据了解,中国坐拥世界碳排放最大指标,但是碳交易体系也正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环境交易目前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来吸引众多环境交易项目进场交易。市场化夺话语权我认为,环境交易所的多少,已经不是焦点了,最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机制来推动环境交易市场化的步伐。
有相关媒体消息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环境权益交易相关管理办法,全国能源交易机构将被限定在10个以内。以至于,碳交易之父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主席兼创办人理查德·桑德尔曾表示,中国内地正在积极推动碳排放交易,但香港交易所暂时并无意涉足碳交易业务,这有可能影响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据了解,大连环境交易所将于6月初正式挂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国际市场上碳排放交易价格一般为17欧元/吨,而中国碳排放的交易价格仅仅在8—10欧元/吨。
据悉,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目前已经与上海环保局完成了排污权交易前期工作,排污权交易有望年内展开。我们要建立起市场化的机制,必须要在国内建立起自由转让的环境。
在国内环境交易所挂牌的项目,大多数是这三类。对此有市场人员认为,环境交易的相关项目都面临国际化的机遇与风险,因此环境交易在挖掘市场机遇的同时,还应该建立风险监测,并适时推出统一的环境交易市场机制,以结束目前标准不一的局面。而国内以‘地板价出售碳指标,对于国内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都不会有太多好处。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相关交易市场的项目以排污权、CDM项目、自愿减排项目为主。
因此,有观点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场内交易的缺失,大量的碳交易在无法监测的环境下进行,使得目前国内不具备碳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今年以来,继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揭牌之后,东北地区惟一一家碳交易市场、解决减排环保问题的流转平台,大连环境交易所也正在积极筹备成立。
碳交易在《京都协议书》的签订下,逐渐成为了全球所追逐的热门金融产品。上述环境交易从业者表明。
据了解,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这个自愿减排平台上将以碳补偿为切入点,企业和个人通过购买、赠送自愿减排量等方式抵消2010年上海世博会产生的各类碳排放。一位环境交易从业人员表示,环境交易的诸多项目是一个全球的行为,因此中国如何在其中利用市场的体制拿到话语权十分重要。
还有一些企业有自愿减排的意愿或者愿意进行排污权交易的,由于不熟悉整个市场环境还没有进场交易。除此之外,在今年上海将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工作,编制十二五节能减排相关规划和方案,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的背景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也正在积极探索排污权交易的推出。推进全国统一市场记者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网站上了解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已经开通,其中不仅开通了企业减排通道,还提倡个人在衣食住行上做的自愿减排会议通过了2010年气候谈判的工作计划,就未来谈判的基础和今年年底墨西哥坎昆会议前增加两次会议达成共识。
在11日《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表现消极,甚至直接要求抛弃《京都议定书》,使各方互信受损。本轮气候谈判的核心问题是以什么为基础开展今年的气候变化谈判。
经过6个多小时交锋和辩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会议通过了《2010年组织和工作方法》。随后,《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也通过了相关工作计划文件。
妥协和灵活成了工作组主席在各方僵持不下时的口头禅,以期达成一个促进各方谈判的文本。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9日说,当前谈判最重要的是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形成的政治共识反映到两个工作组的谈判案文中,并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围绕尚未解决的问题抓紧谈判。